陈竺等13名院士联合倡议:支持全科医学发展,我国医改将推进分级诊疗 政策法规 -大连中山桂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改动态 >> 正文

陈竺等13名院士联合倡议:支持全科医学发展,我国医改将推进分级诊疗

作者:网站编辑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5-09-08
字号: + - 14

我国医改将推进分级诊疗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今年我国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在4日至5日于北京举行的2015年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上,13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倡议,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支持分级诊疗。

王正国、王辰、付小兵、李兰娟、邱贵兴、陈香美、郎景和、赵玉沛、赵继宗、胡盛寿、钟南山、程京、赫捷等十三名院士在倡议书中提出,良好的医疗服务需要一个分工合理、资源配置恰当的医疗服务体系来提供。在这个体系里面,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康复、急病处理、一般疾病诊治等任务,肩负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较慢,技术力量较弱,尤其是合格的全科医师非常紧缺。为此,倡议转变观念、支持全科;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建立全科与其它专科医师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支持分级诊疗。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会上指出,基层医疗是中国正在建设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基础,而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训练有素、干劲十足的全科医生团队。应将全科医学视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鼓励全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乃至预防服务,让更多医学院的精英学子选择全科医学专业。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全科医师制度建设是医改系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关键还是要尽快建设好一种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为“强基层”提供人才支撑。中国要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全科医生时常被认为是“二流”医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华医学会诞生100周年。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道路上,全科医学理应备受重视。

我国医改将推进分级诊疗

陈竺坦言,目前从一线医生到社区居民,大家全科医学的认识并不充分,有些人认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相比技术水平不高,属于“二流”医生;也有些人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病都能治。

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患者和服务的对象情况各异,需要处理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也是纷呈复杂,往往通过简单实用的检查就要准确判断疾病的缓急轻重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处置,必要时及时转诊或接受上级医院的转诊,“全科医生具备更广泛的医学知识,比较而言,其他专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是深而窄的,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宽而厚的。”陈竺说,全科医生需要承担公共卫生、心理咨询甚至计划生育等多位一体的工作,这就要求全科医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和社区居民打成一片,并与专科医生实现无缝衔接,发挥团队领导和社区领袖的作用。

全科医学发展应纳入医学院校考核体系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陈竺呼吁,所有的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并在所有的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和三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同时鼓励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希望管理部门将全科医学发展列入对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考评的核心指标体系。

众所周知,全科医学面对的病种多,与临床联系密切,同时也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必经阶段,这些都决定了全科医学是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教学的结合点。陈竺表示,在转化医学方兴未艾的今天,全科医学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广大全科医生潜心业务、学习借鉴国际同行,做推动全科医学发展的有心人,让我国的全科医学也真正成为一门显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谱正在发生相应变化,我国居民面临慢性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但长期以来,大医院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而全科医生一直担负着健康教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作用,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所在。“应对挑战就要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尤其是建设好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同时大医院的优秀人才也要下沉到基层,通过人才能力建设和激励考评机制的实施,使之在慢性病防控和传染病监测哨点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陈竺说。

全科医学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纵观国内外实践,负责任的全科医生在社区内往往享有较高威望,甚至成为社区领袖。然而,我国全科医生社会地位不高确实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全科医学发展还面临很大挑战。

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工作,因此未来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全科医生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何推动全科医学事业走向辉煌,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陈竺表示,现状不足才有全科医学更大的发展潜力,惟其成功不易才有全科医学人建功立业的价值,相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行业同道的群策群力,中国的全科医学事业的明天更加光明,全科医学的发展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附:专科专家关于大力支持中国全科医师制度建设的倡议书

良好的医疗服务需要一个分工合理、资源配置恰当的医疗服务体系来提供。在这个体系里面,基层医疗机构主要由全科医师、医疗护士、公卫医师(或公卫护士)等组成,承担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康复、急病处理、一般疾病诊治等任务,肩负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较慢,技术力量较弱,尤其是合格的全科医师非常紧缺。在国家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作为大医院的专家,我们向全国的同行倡议如下:

1.转变观念、支持全科。全科医师也是我国各类专科医师中的成员,他们具有的广博的知识结构、浓厚的人文情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理应受到全体医学同仁的尊重;他们在实施“预防为主”和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应受到全社会的赞扬。

2.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把发展全科医学作为大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尽量创造条件设立全科医学科,并与临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除了承担一些院内的全科医疗工作,更应肩负起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及科研任务,并接受基层全科医师进修,为建设一支优秀的全科医师队伍贡献力量。

3.建立全科与其它专科医师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支持分级诊疗。全科和其它专科之间的关系唇齿相依,需要建立起职责明晰、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通过各种类型的帮扶工作,我们将尽自己的力量带动二级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二级医院再逐级帮扶一级医疗机构,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能够快速提升,获取社区居民的信任,担负起分流普通病人的责任,缓解大医院的工作压力,改善民众就医的感受。

共同倡议专科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正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野战外科专家

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

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病专家

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专家

赵玉沛中国科学院院士普通外科专家

赵继宗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

胡盛寿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专家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

程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诊断专家

赫捷中国科学院院士胸外科专家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