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依托医联体,提升能力 朝阳区 -大连中山桂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朝阳区 >>社管快迅 >> 正文

资讯服务

服务中心查询

朝阳区:依托医联体,提升能力

作者:常艺 来源:朝阳社管中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12-29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181229105428.jpg

依托中日医联体 朝阳区启动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

 

2018年12月27日上午,由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朝阳区社管中心主办,中日友好医院承办的“朝阳区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以下简称项目)在中日友好医院教学楼举办,中日医院周军书记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杨宏杰副主任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社区科张庆科长朝阳区社管中心常艺主任中日医院医改和医疗发展办公室贾存波主任中日医院心内科主任郑金刚教授呼吸内科主任杨汀教授内分泌科主任陈晓平教授神经内科主任刘尊敬教授各科项目专项教学负责人朝阳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项目学员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日医院副院长彭明强主持。

本项目旨在提高社区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慢病诊疗能力、疑难危重症识别能力双向转诊能力,注重诊疗规范以提升社区医疗质量和安全,使社区全科医师诊疗同质化,最终打造一支具备专科能力,达到规范化诊疗水平,能鉴别疑难危重症并及时转诊的全科医师队伍。期望能够通过本项目,打通社区和医院之间、打通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之间的渠道,通过导师制和严格的阶段性考核及期末考核,保证项目质量和诊疗规范,真正提升基层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项目为期10个月,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进行专家集中理论授课和笔试选拔,成绩合格者正式成为项目学员,实行导师制学习。第二阶段用时6个月,要求在门诊跟诊学习,并完成门诊病历、病例摘要等。第三阶段用时3个月,要求在病房脱产学习,并完成住院病历书写、相关技能操作、教学查房等。中日友好医院医改和医疗发展办公室贾存波主任对项目进行了简要解读。

启动会上,中日友好医院周军书记和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杨宏杰副主任分别致辞,结合医联体发展情况和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情况对项目提出了希望和下一步要求。

周军书记首先肯定了本次项目启动会对提升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意义重大,强调了分级诊疗制度在医改中的重要性,指出全科医生及其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同质化是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实和推进的关键和瓶颈。书记表示,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级三甲医院,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率先提出了专科医联体建设,以此为基础又建立了专病医联体,做了大量工作来实现以技术为纽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本项目为基层社区全科医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与机会,通过具体要求和量化考核,能切实让学员在慢病诊疗能力上有所增长,期望本项目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医疗机构在提高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借鉴。

朝阳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杨宏杰副主任对中日医院区域医联体即朝阳区东部医联体在过去5年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此次朝阳区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能够进一步拉近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之间的距离,培养专业化全科医师,加强基层全科医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能够加强医生之间、医院之间点对点的转诊,共同遵从统一的管理规范,能够解决上下医疗的同质化问题,真正实现上下级医院的互联互通互动,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杨主任指出此次项目的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病诊疗和管理能力提升上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级基层单位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会上,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郑金刚教授作为项目带教专家代表,结合自身三年的全科医师经历和对医改政策及分级诊疗制度的体会,讲述了中日医院在项目相关科室病种上的优势和能力,为项目开展和社区全科医师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接下来,来自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楠主任和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军大夫分别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代表和项目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表示朝阳区东部医联体开展以来受到了中日友好医院的大力支持,社区在医联体建设中找准了自身定位,开展血透、远程会诊等医联体项目,病床周转率、门诊量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极大提升了医疗质量。他们表示,此次朝阳区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给社区医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启动会结束后,呼吸专业的专家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员共计100余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呼吸系统疾病项目理论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现场理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