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5月25日,大兴区卫生计生委组织区人民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南区、北京仁和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主管领导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进行座谈,研讨大兴区二、三级医院家庭医生签约“三优先”服务流程,建立便捷的转诊、就医通道,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牛祥君、医政科副科长冷雪、区社管中心主任刘会芳以及相关人员共计18人参会。
刘会芳对当前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要求参会机构可从优先服务人群的范围、形式、病种、服务流程等方面各抒己见进行多方探讨。牛祥君强调,重点人群“三优先”服务工作应扩大宣传面,与实名制就医相结合,统一服务流程,做好“上转下管”工作,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对首诊患者“小病留的住,大病转的快”。
目前,大兴区二、三级医院充分利用医联体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如区人民医院,取消转诊三联单,建立医联体门诊微信群,设立独立的挂号室、独立诊室,针对医联体内上转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快速就医。北京仁和医院实行“0排队”制度,设有客户服务部,为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转诊病人可享受到优先挂号服务。广安门医院南院区,对所有医联体内机构预留前10个号段的号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为患者挂到靠前的号。
下一步,区卫生计生委将细化“三优先”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推进大兴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深化服务内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增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吸引力,提升居民获得感。
通州区:5月29-30日,通州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娜、区社管中心主任王素云分别带领区督查组先后赴梨园、永顺、永乐店、大杜社4所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区级现场督查。
首先,被督查中心主任围绕本机构自查自评工作开展情况、家医工作落实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汇报。随后,区督查组围绕签约宣传、全科诊疗模式、转诊服务、长处方、团队建设及家医激励机制建设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并结合前期中心上报的自查自评材料,全面梳理了问题清单,现场统一进行了反馈和指导。同时对于部分社区中心的特色创新做法,区督查组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徐娜副主任结合区级现场督查开展情况,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各机构要积极调整思路,提质增效,做实签约,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要真抓实干。充分利用城四区对口帮扶和医联体协作关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家医签约服务吸引力,真正肩负起副中心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三是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鼓励推广使用身边医生APP,探索“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增进医患互动,密切医患联系,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四是利用督导积极搭建沟通和培训平台,培养一批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发挥典型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打造通州区的签约服务亮点。
5月31日,区社管中心组织开展了非现场部分的区级督查工作。工作人员采取随机抽样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围绕签约居民知晓度、满意度、签约“四个一”服务规范性以及签约服务包落实情况逐一进行核查,从根源上查找是否存在“签而不约”的问题。
为了促进机构间的学习交流,来自区内10所社区机构的主管主任、家医工作负责人观摩了区级督查。参与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观摩督查全过程,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增强了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真是受益匪浅。
昌平区:2018年,昌平区全面落实《昌平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制定家医签约服务包、建立签约服务收付费财政补偿机制和家医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支撑强化绩效管理。做实签约,提升居民获得感;做好宣传,提升居民认知度。
6月1日和6月7日,昌平区社管中心抽选南邵、小汤山、城区、流村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区级督查工作。督导中通过抽查重点人群档案、电话核实真实性、协议书填写规范性等形式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情况,尤其以了解居民感受度为侧重点,居民对昌平区信息化的推进,电子签约的推广,以及知晓率的提高表示肯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了看得见的实效。
同时,社管中心针对此次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将督导工作形成工作报告纳入工作制度。
西城区:为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西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2018年6月6日上午,西城区社管中心召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布置会。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主任、家医签约服务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区社管中心主任李宁燕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首先对西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就下一步西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社区机构进一步细化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内容,落实各类签约服务包;依托信息化平台,推广智慧家医协同模式,提升居民获得感。随后,针对智慧家医的推广工作,会议还邀请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交流。德胜中心分享了其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中是如何做到“医患固定”、“医护协同”的,并介绍了护士在家医团队中的角色。由于近期西城区新信息化系统切换,居民家医签约档案信息进行了重新维护,西城区调整了第三季度绩效考核指标,本次会议也对新的考核指标进行了解读。
最后,李宁燕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理念的学习,将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融入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并协同推进。二是做实签约服务。充分利用此次信息化系统切换的契机,重新梳理签约居民档案信息,理清签约台账,为居民提供好“四个一”服务,切实推行1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真正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三是推广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以信息化为支撑,优化诊疗流程,强化医患固定、医护协同,推广智慧APP、智慧档案,增进医患互动,突出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特色,提升居民获得感。四是营造家庭医生签约氛围。要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大力宣传服务内涵,营造好签约氛围,提升居民知晓率。
房山区: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自查自评的通知》要求,6月6-13日,房山区社管中心就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工作开展专项督导。
本次督导成立两个专项督导小组,由房山区社管中心主任张士旺和副主任李宗学分别带队,覆盖全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督导内容主要依据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制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自查自评项目(指导版)”开展,以查阅资料、现场核实、电话抽查的方式,包括规范签约流程、落实服务内容、开展签约服务宣传、签约居民感受情况、团队建设情况、特色创新情况六个方面。其中,通过随机抽取五位签约居民电话访谈的形式重点检查“提供签约‘四个一’服务”以及“签约居民服务知晓和满意度情况”。督导结果显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知晓率和服务满意率较高,但仍有上升空间;在家庭签约服务包向社会公示、定期推送一条短信/微信、预约就诊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督导工作结束后,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根据房山区社管中心反馈的督导结果提交整改报告,及时落实整改。房山区社管中心将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门头沟区:为进一步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活,将基本医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日常业务工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统筹设计、协同推进,强化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之间的契约式服务关系,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6月21日,区社管中心召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工作研讨会。研讨会由区社管中心主任张广强主持,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叶纯参加。
研讨会上,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积极发言,就本机构“家医服务包”落实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展开阐述,同时对“服务包”该如何结合区情、如何对全科医生团队给予考核奖励提出了建议。张广强还对如何做好2018年家庭保健员培养、慢性病规范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叶纯提出:一是各机构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二是明确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切实落实“服务包”内容;三是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落实好绩效考核工作,对全科医生团队实施政策倾斜;四是各机构要加强自查自评,严把质量关。
■(大兴区、通州区、昌平区、西城区、房山区、门头沟区社管中心)